《同路同心·永兴共富路》系列报道一:共筑“同心路” 同奔好日子
2025-07-07 15:13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兰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908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7月7日讯(通讯员 欧阳永强 王杰勇 李璐倩)脚下的路,连着民心,通向振兴。永兴县以“共商、共建、共管、共养、共享”为指引,让一条条农村公路从规划图纸变成富民实景。这些蜿蜒在乡间的道路,不只是交通线路的延伸,更是凝聚智慧、汇集力量的发展纽带,见证着永兴乡村的蝶变与新生。

即日起,《同路同心·永兴共富路》系列报道正式上线!我们将沿着铜西路、书院路等“黄金动脉”,走进永兴的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和产业一线,探寻“五共”理念如何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,见证城乡如何因路而通、因路而兴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,一段段产业勃发的生动图景,都将在这里一一呈现,为你展现永兴乡村振兴的新风貌。首篇聚焦铜西公路,看它如何从“闹心路”变身“同心路”,铺就群众的幸福共富路。

▲铜西公路

一条路,改变一座城;一条路,激活一方经济。在永兴县,曾经坑洼不平的铜西公路,如今完成华丽蜕变,不仅成为了沿线村民的“舒心路”,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“快车道”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条路的蜕变故事。

铜角湾村段志云感慨道:“以前开车在这条路上,道路坑坑洼洼,尤其是到了晚上开车,很怕出意外事故。现在路面平坦,路宽也从5米拓宽到8米,我们出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0多分钟。并且沿线的风景也很美丽。”

此外,在铜西公路建设推进中,永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的为民理念,充分考量了铜西路沿线乡村整体规划,积极开展实地走访调研,广泛收集民众对道路建设的意见与需求,于2025年初正式启动了铜西路的提质改造工程。

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副主任王井军介绍说:“在资金筹集方面,我们按照省市争一点、县里补一点、乡镇出一点、民间资本捐一点的模式,共筹集资金865万元。其中,民间资本捐赠280万元,不仅缓解了工程资金的压力,更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。”

道路建设离不开沿线群众的支持,铜角湾村退伍军人80岁的老党员黄世昌,当得知拓宽铜西公路需要占用自家紧邻道路的杂房宅基地时,毫不犹豫地让出了1米多宽的宅基地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高尚情怀。

便江街道铜角湾村村民黄世昌:“你思想问题不解决,路就总是不通。首先要牺牲自己一切利益,不要考虑自己的问题。现在路搞好了,我也方便了,群众也方便了。”

在沿线群众的大力支持下,铜西公路实现全线9.21公里公路零征地补偿,村组无偿让地38000㎡,配合拆除房屋、杂房13栋,拆除围墙、房屋前水泥板3100㎡,节省征地成本近百万元。

如今,铜西公路的建成通车,不仅激活了便江下游及西河口区域的旅游经济,还将观音岩、三侯祠、牛丫村鱼鳞坝、银杏树等景点进行串联,进一步擦亮了永兴的文旅名片。对此,便江街道西河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韩维东很是自豪:“现在这条路修通了,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,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。特别是今年的龙舟赛期间,来我们村旅游的人数接近3万人次。较往年增长了一倍多。这也让我们村成为了热门网红打卡地。”

从“窄巷路”到“同心路”,沿线村落的蜕变,是干群同心、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。在铜西公路建设进程中,职能单位深入群众广纳民意,协调资源破难题,村民则无私奉献,无偿让地拓宽道路、自发捐款助力建设、自觉养护保障畅通,干群携手推动公路高效建成。

如今,这条“同心路”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。它不仅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,更激活了乡村旅游、特色农业等产业,让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成为新时代乡村干群共商共建共促发展的典范。

责编:李兰霞

一审:李兰霞

二审:郭美英

三审:欧景田
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  下载APP